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88shuwu.com

第196节(2 / 2)

杀了一个还有一群层出不穷。

如何平衡这之间的关系,是每一个统治者都要思考的问题。】

老祖宗们点头,心里开始思考自己的子孙们对这件事情平衡的如何。

最后都叹了口气。

毫不意外,基本上都有那么一两个平衡的不错的皇帝,否则也不会出现盛世的局面。

只是也有那么好几个不行的后人,不然江山也不会覆灭了。

【正因为知道百姓的种田的艰难,所以朱元璋还十分重视兴修水利和赈济灾荒。

他在即位之初就下令,凡是百姓提出有关水利的建议,地方官吏须及时奏报,否则加以处罚。

到其统治后期,全国共开塘堰大约40987处,疏通河流大约4162道。

这对百姓耕种的好处不言而喻。】

【且朱元璋对天下老年人施以尊重,颁布诏书和法令,规定每地要善待老人,并让县官定期送去米面衣物进行慰问。

朱元璋怕执行不力,就又叮嘱礼部尚书,要以皇帝的名义再次重申一下这项政策。

为了让居家养老者有人服侍,洪武六年规定:“民年七十以上者,许令一子侍养,免其差役。”

也就是说,为了更好地让70岁以上的老人安度晚年,国家允许老人的一个儿子免于服役。】

【对于那些孝敬老人的人,朝廷不但给予精神表扬,还给予物质奖励,赏赐衣物,发放奖金。

而且,这些孝子孝女年老时可以享受特殊待遇,当他们年届60岁就可以享受普通老人80岁时才能享受的福利待遇。

如果孝亲模范不幸成为孤老,那么他们在家就可以享受到在养济院的同等待遇,当地养济院会每月按标准把钱粮送到他们家中;

去世后,政府还会发放三两银子作为丧葬费。

在朝廷的要求和带动下,形成了尊老养老的风气,赡养老人的要求也渗透到各地家法族规之中。】

【也不仅仅是养老这方面,朱元璋时期的各项社会福利,也是整个古代最好的时候。

免费养老院、免费医院和免费公墓统统出现。

朱元璋还曾经试验过“保障房”政策,命令在南京试点,于郊外修筑公房,并安排无家可归者居住,是世界最早的国家免费福利公房。

此举也是最大限度的稳定了百姓,稳定了社会。】

嬴政微微思索:“我大秦现在的财力,是否能支持这样的保障?”

李斯:“……”

好么,他就知道皇帝陛下肯定对这个有兴趣。

“此事事关重大,臣要下来和同僚们商议评定一番。”

嬴政点头,知道就算是他想要这么做,也要看看国家的财力。

毕竟他之前各处征战,已经搞得国库空虚了,现在天幕上所提的这些听起来简单,但是操作起来需要的银钱一点不少。

确实是要好好盘算。

“若是不行,便先以咸阳为中心试验一下。”嬴政对这个计划还是蛮上心的,有种志在必得的冲劲儿。

李斯能说什么呢?

“诺!”

同样的场景在汉武帝刘彻时期也在发生,千古一帝们其实是有着同样的敏锐的。

大臣们当然也知道这是一件好事,哪怕他们只是执行命令的,也一定会在百姓之中留一个好名声。

只是……

桑弘羊抓了抓日渐稀疏的头发。

陛下啊,能不能考虑一下我们大臣的命啊!

第一百八十二个老祖宗很骄傲

李世民十分心动:“朕枉称爱民如子啊!这些法子, 朕怎么从来没想到呢?”

杜如晦道:“陛下,这天下初定,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, 再加上我等并非是农人出身,对农人的想法自然是想的没有那么周到, 实在不必自责。”

李世民听了稍微安慰一些:“不过这也并非朕偷懒的借口。

克明,辛苦你和玄龄拿个章程出来,这样的福利, 朕要让我大唐的子民也享受到!”

杜如晦、房玄龄:“臣遵命。”

魏徵:“……”

到底谏不谏呢?

不谏的话,他们现在国库空虚,这种事情肯定是花钱的, 哪来那么多钱让陛下造啊?

但是谏的话,此事也不是那种为了皇帝面子的封禅活动,是实打实对百姓有好处的事情……

魏徵咬咬牙, 要不他号召众同僚捐点钱?

“若是没钱的话……”李世民突然开口, “朕看这周边各国的国库似乎还是很充裕的, 如果跟他们筹谋些费用,想必他们是不会介意的吧?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